您现在的位置:

特岗教师作文加分教育人物素材(时代楷模篇)

库课网校

于漪

于漪老师已是 90 岁的耄耋老人,有着 60 年的教学生涯,但她依然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线,坚守“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”。她深爱着学生,痴迷着语文教学。“我做了一辈子教师,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!”她用这样的话语不断地鞭策着自己,也勉励着更多的青年教师。于漪,师者的楷模。

◇ 适用主题:敬业;奉献;终身学习;教育理想(信念);教育智慧

张桂梅

她觉得应该给山里的穷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,让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,不再陷入“低素质母亲、低素质孩儿”的恶性循环中。她创办起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──云南华坪女高。建校 12 年,张桂梅和她的教师们带领 1800 多名女孩走出大山,走进了大学的校门。“只要我还有一口气,就要站在讲台上。”是张桂梅的铮铮誓言。

◇ 适用主题:敬业;奉献;坚守;乡村教育振兴;教育理想(信念)

张玉滚

河南省镇平县商丘镇黑虎西小学校长张玉滚,不忘初心,扎根深山 18 年,奋斗在乡村教育第一线。他勤恳敬业,乐于奉献,对工作高度负责,他潜心钻研业务,苦练教学本领,千方百计上好每一堂课。山区学校寄宿学生多,他学缝衣做饭;学生家庭困难,他慷慨解囊;山区不通车,他用扁担把学生教材和学习用品挑进大山。18 年来,他教过 500 多名学生,培养出 16 名大学生,有的还读了研究生。他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,照亮山区孩子的求学之路。

扁担窄窄,挑起山乡的未来;板凳宽宽,稳住孩子们的心。前一秒劈柴生火,下一秒执鞭上课。艰难斑驳了岁月,风霜刻深了皱纹,有人看到你的沧桑,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。“80 后”的张玉滚鬓角斑白、脸上布满皱纹,他是大山的全能教师,手执教鞭能上课,掂起勺子能做饭,握起剪刀能裁缝,打开药箱能治病。也是孩子们的人生导师。

◇ 适用主题:敬业;奉献;坚守;乡村教育振兴;教育理想(信念)

支月英

1980 年,只有十九岁的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,远离家乡,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,离乡镇 45 公里,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,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。36 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,从“支姐姐”到“支妈妈”,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。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,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。支月英跋涉了许多路,总是围绕着大山;吃了很多苦,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。坚守才有希望,这是她的信念。三十六年,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,花白了她的麻花辫。

◇ 适用主题:敬业;奉献;坚守;乡村教育振兴;教育理想(信念)

窦桂梅

集“全国模范教师”“教育系统劳动模范”“全国师德标兵”等多种荣誉称号于一身的窦桂梅老师,青灯如豆,书叠千山,每天都在一点一点地营造着自己的梦想。2020 年疫情期间,在国家需要的时候,她勇担重任。从大年初一到 9 月开学,没休过一天假,她带着学校 358 名教师,给全国小学生播出了 1162 节直播课,共计 6.54 亿人次观看,受众满意率高达 91.28%。成为 2020 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。

◇ 适用主题:敬业;奉献;终身学习;教育理想(信念)

莫振高

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莫振高,是学生口中的“莫爸爸”“校长爸爸”。“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”作为自己座右铭的他,三十多年来筹集了 3000 多万元善款,让 1.8 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。“莫爸爸”的“化缘”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,现在他桃李满天下,九泉之下也可含笑。千万里,学生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“莫爸爸”送行。他走了,但没有离开。教书、家访、化缘,埋头苦干,拼命硬干。他是不灭的蜡烛,是不倒的脊梁。那一夜,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,而他在天上熠熠闪亮。

◇ 适用主题:敬业;奉献;坚守;乡村教育振兴;教育理想(信念)

刘秀祥

全国道德模范、2020 年“最美教师”荣誉称号获得者贵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

祥,人生道路坎坷,四岁丧父睡猪圈,背着“疯娘”上大学,逃离贫穷后他却又选择回来,立志做一名“燃灯者”,为贫困地区的孩子点燃教育的梦想。在他的影响下,望谟县本科上线率逐年提高,贫困发生率逐年降低,真正将教育脱贫才是真正的脱贫付诸实际。

◇ 适用主题:敬业;奉献;坚守;乡村教育振兴;教育理想(信念)

张玉谦

全国教书育人楷模,南阳市铁华县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谦,他放弃外出打工的机会扎根山村小学门前,先后教过 500 多名学生,资助过 30 多名学生,培养出 16 名大学生。由于学校条件艰苦,师资力量不足,张玉谦把自己打造成为全能型老师,他在学校中教数学、英语等学科,许多学科都很精通。他能拍教鞭能上课,抡起勺子能做饭,打开药箱能治病,椅子坏了他能修,校服破了他能补。他用知识改变了黑娃的命运保护了深山孩子的希望。

◇ 适用主题:敬业;奉献;坚守;乡村教育振兴;教育理想(信念)

张彩青

张彩青是河南省内乡县赤眉镇一个深山里的编外老师,二十年来她既当校长、教师,又做保姆、义工,用青春年华灌溉了小山村里的无数孩子。赤眉镇最偏僻的穷山村交通不便,经济落后,被称为赤眉的“西大荒”,娃娃们的上学难一直是乡亲们最苦恼的事。张彩青得知后,便借了 2 间土房办起了学校。办学之初,学校除了 2 间土房作教室外,其它什么也没有。张老师和乡亲们一起制土坯、搬石头,砌成桌凳,把自己的嫁妆木板拿来做成桌椅黑板;几年后,在几个村小组的共同努力下,终于建成了一座三间砖木结构的简单校舍,她和孩子们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学校。

目前学校一共有 12 个学生,在这里,张彩青一人身兼数职,扮演着多种角色——校长、教师、保姆、义工……学前班、一年级、二年级全由她一人教。

二十个春秋过去了,张彩青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娃娃,在她的启蒙教育下,不少孩子走出了山乡,考上了大学。

◇ 适用主题:乡村教育振兴;奉献、师爱、坚守、理想信念

卢永根

2017 年 3 月,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,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,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 8809446 元,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,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,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。

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,他说:“党培养了我,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,是作最后的贡献。”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:“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,对扶贫和教育,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,每年都要捐钱。”卢老在病榻上领到奖杯。

◇适用主题:大爱无疆、奉献、道德情操

仝允波

参加教育工作 34 年,其中,在西藏班工作 21 年。郑州四中教师仝允波三分之二的教育生命,都奉献给了民族教育这片沃土。

在西藏班担任班主任时,仝允波“先当父母,后当老师”,像慈父一样关心藏班孩子的成长。学生们都亲切地叫他“阿爸”。藏族学生刚来到内地时,大多只有十来岁,生活不能自理:不会洗碗,不会铺床叠被,不会洗衣服,不会打扫卫生。每逢过节时,尤其是春节和藏历年,藏族孩子们思念家乡、想念亲人。仝允波便手把手地教他们洗碗、铺床叠被子,教他们值日扫地;有病时,带他们及时看病。藏历新年,向藏族同学学习如何做糌粑,如何煮酥油茶,如何烧烤羊头,与孩子们一起度过一年一度的藏历新年,其乐融融……

由于班级管理得力,仝允波老师所教的班级连续四届在全国内地西藏班中招考试中,总平均分荣获全国 20 多个西藏班(校)第一名!他自己所教的语文成绩连续四届获得全国第一名。他本人先后荣获“全省民族教育工作先进个人”“全国教育援藏先进个人”“全国内地西藏班教育专家”等称号。

◇ 适用主题:教书育人、师生关系、支教援边、爱国奉献

刘芳

刘芳是民权县第三小学的一名教师。2000 年,她第一次走上了三尺讲台。2010 年,刘芳到本县的王桥乡希望小学支教。那是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,班里 80%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。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,她用爱心、细心和耐心打开孩子的心结。对班内的留守儿童,她经常和他们谈心、沟通,对他们的生活嘘寒问暖,学习上耐心指导,并让家长经常与孩子在电话中聊天、谈心,使他们感受到温暖,引领学生走向阳光,成长为健康、快乐、坚强、向上的阳光少年。

支教时,她除完成本职工作外,还多次为王桥乡的全体语文教师做观摩课,把自己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授给农村教师,为农村教育注入了源头活水。据统计,几年来她已做各种公开课、送课下乡活动 45 场,听课教师达 3100 人次。凭着对事业的痴心,对学生的爱心,在教育岗位上的敬业奉献,刘芳先后被评为“河南省名师”“河南省优秀教师”“河南省骨干教师”。

◇ 适用主题:乡村教育、关爱学生、教学研究、不忘初心

刘文婷

1990 年,17 岁的刘文婷从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,走上洛阳市老城区培智学校的讲台。如今,25 年过去了,当年的同事如今退休的退休、调出的调出,她已经由当时最年轻的已经变成了现在教龄最长的,也由一名教师成长为了一位特教领域的专家。上班第一年,刘文婷就拿了洛阳市特教音乐优质课一等奖。一些普通学校认为她能力突出,想调她过去。刘文婷没有答应。她从未放弃对智障教学的探索与追求,她觉得孩子们需要她。在二十几年的教学中,刘文婷心中想的都是孩子,因为她深切地感受到智障儿童虽然思维迟钝、身心残障,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对音乐、对美的要求与欲望。刘文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着师德大爱,她和这群智障孩子的故事也感动着许多人。她曾先后获“河南省师德标兵”“河南省优秀教师”“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”“河南省特殊教育先进个人”“我们身边的张丽莉”等荣誉称号。

◇ 适用主题:关爱学生、爱岗敬业、为人师表、奉献

王涛

王涛是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教师。从初登讲台到现在近 30 年,王涛从学生实际出发,坚持创新,超越自我,引领学生唱着学、抢着学……“花样教学”给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学习体验。学生们在贴吧称其为“二实验学生毕业后都会永远记得的老师”。

他积极参与公益助学活动,被聘为两个网络公益教育项目导师;多次培训“国培计划”的乡村教师;新疆、贵州、重庆、江西和省内的多地都有他送教的身影。

他对学生倾心呵护,被学生视为健康成长的守护者,坚持 20 年牺牲休息时间引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。

王涛两度荣获郑州市文明班集体班主任,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、河南省名师、河南省实验和综合实践课程专家等。

◇ 适用主题:终身学习、创新、教育研究

任明杰

28 岁的年轻教师任明杰,是新乡市封丘县潘店镇大辛庄小学特岗教师。入职以来,面对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,任明杰没有丝毫怨言,而是乐观面对,用 30 万字的从教日记和两万余张照片及数百段视频,记录了一位特岗教师关爱学生、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。

将留守儿童视为自己的孩子,他每天放学后免费辅导。虽然每天 7 节课,但他还是在晚上抽空去家访到八九点。课外、周末,他带领孩子们看书、做手工、玩游戏,弥补他们内心缺失的爱,并写下 3 万余字的教学反思——《和花朵一起绽放》。

2018 年 2 月,任明杰的网文《特岗教师生活记录》传遍全国,浏览量近 70 万,教育部新闻办、人民日报、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官微相继转发。他扎根基层、默默奉献的事迹被全国知晓,也因此成了大家心目中的“最美乡村教师”和传播“师道力量”的好榜样。

◇ 适用主题:关爱学生、教书育人、扎根基层、无私奉献、乡村教育

齐拓宇

齐拓宇是兰考县谷营镇程庄小学教师。从教 20 多年来,齐拓宇工作兢兢业业。她不仅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,更注重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。她创新教学方式,利用网络课堂开拓教学新途径;募集创建网络教室,打开通向外面世界的窗口。两年来,网络课堂为这所乡村小学带来无限可能。音乐、美术、科学课的开展,使学生发展更加全面,课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。

她坚守乡村教育,愿做一位擦亮星星的人,为乡村孩子链接更优质的资源,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。她先后与上海互加、21 世纪研究院、全国“小而美”联盟建立联系,为乡村学校引进了互联网教育,为谷营镇教育资源共享创建了 Cctalk 平台,最终成长为 2017 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者。

◇ 适用主题:关爱学生、教学创新、教书育人、扎根基层、乡村教育

张永华

周口市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张永华,工作 38 年,张永华教了 30 年高三数学,所带的学生中有近 200 名考上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。

张永华声音洪亮,眼睛明亮,上扬的嘴角经常挂满微笑和真诚,“和他在一起总能感受到向上的力量”。但是,很少有人知道,他只有一个肾脏,曾两次在鬼门关走过。

他不仅传授学生知识,更注重发现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。学生都喜欢听他的课。他让对文科生来说显得枯燥的几何变得好玩,甚至有趣。他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,学生的衣食冷暖他都操心。他积极组织开展导师制活动,推进课堂教学改革,在他的带领下,有 60 多位年轻数学教师成为了教学骨干。张永华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、河南省数学特级教师、周口市首届十大名优教师等。

◇ 适用主题:教学有法、教学创新、教学改革

李万军、刘延利夫妇

李万军是平顶山市舞钢市杨庄乡长岭头村小学教师;刘延利是平顶山市舞钢市杨庄乡长岭头村小学教师。为了大山里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,李万军、刘延利夫妇毅然放弃好的工作环境,选择来到偏僻的山区小学任教。

从 2007 年起,李万军、刘延利夫妇先后到偏远的杨庄乡偏僻的山区小学雷庄希望小学、瓦房沟希望小学、长岭头小学支教。学校因为他们的到来,旧貌换新颜;学生因为他们的到来,身心得以美丽转变。

近 10 年来,夫妻俩就这样一直走在支教路上,山里的孩子们在悄悄地进步,但是他们从不把成绩归功于个人。他们始终认为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,他们说,哪怕给山区孩子带去一丝新鲜的空气,也是他们最大的快乐。为了山里娃能有更好的明天,他们即使在这里干一辈子也无怨无悔!夫妻俩因此也获得了舞钢市优秀教师、舞钢市优秀班主任、平顶山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。

◇ 适用主题:不忘初心、关爱学生、乡村教育、执着

杜顺

在长岭县大兴镇万福村的小学,有一位特殊的教师,他瘫痪 17 年,却在轮椅上教书育人 17 载,风雨不误,他的名字叫杜顺。杜顺今年 47 岁,在 26 年的从教生涯中有 17 年在与病魔抗争,1994 年,他被确诊患有罕见的脊髓空洞症。依照当时的医疗水平,这种病被视为绝症。但他毅然回到课堂,站在讲台上,端起教案,忍着病痛给学生上课,从没耽误过一堂课,从没迟到或早退。17 年里,杜顺没睡过一个舒服觉,因为他不能平躺着,只能跪着或侧卧着睡,就连写教案,也只能跪在炕上写。这种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生活杜顺却习以为常。和学生在一起,他幸福自豪;与病魔作斗争,他身残志坚。

如今,杜顺的名字随着媒体的报道已经声名远播。杜顺以其自强的精神、高尚的师德被光荣评选为“全国最美乡村教师”。

◇ 适用主题:教书育人、爱岗敬业、自强不息、乡村教育、道德情操

石兰松

1985 年,他高中毕业后回到刁望教学点当起了月薪仅 36 元的代课老师,教学点与周围的壮族寨子相邻,后有悬崖峭壁、无路可通的大山,前有烟波浩渺、水深超过 10 米的大龙湖。当上老师的第一天起,石兰松就撑着自家的小木船,载着他的学生往返于求学路上。25 年来,石兰松在水面上撑了多少个来回,他自己已经记不清楚。他只记着自己上课时每天至少要在水面撑 4 趟,每趟 30 多分钟,这么多年共撑坏了 8 艘小木船。25 年来,数百个孩子坐过石老师的船,从来没有一个孩子在上放学路上掉下水。

石兰松家的房子在寨子里是最破旧的,在其他水泥楼房的簇拥下显得十分“抢眼”。但石兰松心里明白,如果没有他的坚持,山里的孩子就可能辍学。如今,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攒钱买一艘有雨棚和马达的钢铁船,这样护送孩子上下学就风雨无阻了。

◇ 适用主题:坚持不懈、爱岗敬业、乡村教育

达芳

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一牧场中心小学校长。30 多年来,扎根在偏远艰苦的边疆小学从教。2001 年担任校长后,针对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多的现状,从教学和社会需要出发,率先进行了“双语”教学试点,即学校以汉语教学为主的同时开设维语教学,并身体力行,亲自带班,全校呈现出师生一起学汉语的场面。双语教学对提高教育质量、促进民族团结起到积极作用。还抓住民族团结教育这条主线,定期与周边学校交流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曾获“全国模范教师”“兵团优秀教师”等荣誉称号。

◇ 适用主题:教学研究、爱岗敬业、热爱祖国、乡村教育

钟扬

他从教 30 年,潜心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科研骨干。学生遇到难题,就去找他;底子薄弱的学生、想退学的“老大难”、患有肌无力的学生,他照收不误。他说:“教师是我最在意的身份。”“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宝贵的种子,全心浇灌就会开出希望之花。”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他还坚持每个月抽出两天去中小学开科普课,将科普的种子播撒在广袤无垠的大地。

◇ 适用主题:教书育人;有教无类;奉献;坚守;教育理想(信念)

张学成、陆永康、王文福

在我们身边,从不缺少甘于奉献的好老师。双腿残疾,身患多种顽疾,但仍默默耕耘了33 年的保尔教师张学成;36 年来,一直跪着教书,为了劝回失学的孩子经常不分昼夜,四肢着地爬行的陆永康;为兑现自己对学生的一个承诺,默默坚守在麻风村 18 载的王文福。他们用自己的奉献为教师这个称号写下了我们这个时代最美的注解。

◇ 适用主题:敬业;奉献;坚守;教育理想(信念)

赫章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教师

2019 年,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发生 4.5 级地震,赫章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 24 名老师,用 17 秒成功疏散了 176 名孩子,上演了一场教科书式的撤离。震后有个老师流着眼泪说,她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勇敢,以为第一反应会是逃命,没想到自己不仅没跑还不由自主地疏散完孩子后才出来。原来,这就是老师!正是因为心中有学生,因为心中有爱,老师才会在这样的危险甚至是灾难面前选择了挡在孩子们身前。

◇ 适用主题:保护学生安全;关爱学生;敬业;奉献

杜岚、尤端阳

“濠江上升起游子的梦。离乱中的骨气、志气,归来后的元气,锐气,你们为它养成了浩然之气。阳光下最有意义的工作,五星红旗下不灭的薪火。飘扬吧,这面旗留下澳门最美的记忆。”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节目给爱国人士杜岚和尤端阳的颁奖词,

1949 年 10 月 1 日澳门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到每周一、校庆以及国庆日的升旗仪式,改变的是时间,不变的是几代人的爱国之心。

◇ 适用主题:爱国;坚守

袁隆平

袁隆平院士一生俭朴,将全部心血放在杂交水稻的培育上,病重在床,想的还是水稻的长势。绵绵细雨下的长沙,人民夹道相送、啜泣不止;本该拥挤的街头,车辆自动禁行,鸣笛致敬;高大庄严的雕像前,摆满鲜花水稻,寄托哀思。打动我们的,不仅是袁老的突出贡献,更是袁老高尚的人格。

◇ 适用主题:爱国;奉献;终身学习;民族脊梁

张定宇

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,疫情狙击手,身患渐冻症依然战斗在抗疫一线。“我必须跑得更快,才能跑赢时间;我必须跑得更快,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。”

◇ 适用主题:奉献;坚守;心系人民

李兰娟

李兰娟,中国工程院院士,对打赢抗击新冠疫情这场战役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,第一个果断提出“武汉封城”的人,立下“战‘疫’不成功,我就不撤兵”的誓言,73 岁的她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,呕心沥血,带领团队研发疫苗。鲁迅先生说过:“我们从古以来,就有埋头苦干的人,有拼命硬干的人,有为民请命的人,有舍身求法的人……这就是中国的脊梁。”倘若先生在世,他必会赞誉这位绍兴老乡为巾帼英雄、新时代的民族脊梁。

◇ 适用主题:奉献;坚守;心系人民;民族脊梁

火神山雷神山建筑工人

他们是普通的建筑工人,在特殊时刻,共聚武汉,建造医院,刷新中国基建狂魔记录,谱写爱国奉献传奇。他们像战士一样,义无反顾,奔赴施工现场,最短时间,修建医院,为战胜疫情,做出自己的贡献。他们朴实善良,热爱国家;他们默默奉献、勤勉奋斗;他们创造奇迹,平凡伟大。

◇ 适用主题:奉献;平凡而伟大



相关推荐

资料下载
  • 2020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真题
    文件大小:0.21 MB 下载数:168
    下载
  • 2020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真题考试答案
    文件大小:0.26 MB 下载数:92
    下载
  • 2021年河南特岗教师考试真题
    文件大小:0.28 MB 下载数:147
    下载
  • 2021特岗教师考试参考答案
    文件大小:0.41 MB 下载数:67
    下载
特岗教师考试、报名 查分免费预约
推荐阅读
近期发布